经济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形势[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发展质量[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2018年,深圳市每平方公里财税4.6亿元,全国居首,持续展现出深圳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强劲的内生动力。[1]
思路[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中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2019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
问题[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企业[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标题[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经济会领导讲话
一、2017年经济工作总体回顾
(一)运行筑底企稳。
(二)结构逐渐优化。
(三)民生保持稳定。
二、2018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
第一,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并重。
第二,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妥善处理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
第三,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借助“外力”,更要催生“内力”。
第四,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谋划长远。
三、2018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
打好“三大攻坚战”。
(一)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二)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抓好“五个着力、五个持续”。
(一)着力抓好“五个一工程”建设,持续提升集聚力和承载力。
(二)着力抓好项目年建设,持续支撑经济向好发展。
(三)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增强发展活力。
(四)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持续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 经济会领导讲话
一、科学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经济发展工作,进一步坚定发展的信心。
一是综合实力跃升。
二是结构优化提升。
三是综合枢纽凸显。
四是改革开放深化。
五是生态环境优化。
二、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确2018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
一是坚持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坚持把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作为重要原则。
二是坚持一个根本要求,就是坚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
三是坚持一条主线,就是坚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
四是坚持一个动力支持,就是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动力源泉。
五是坚持一个重要方针,就是坚持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方针。
六是坚持一个工作要求,就是坚持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总”工作要求。
三、强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2018年重点经济工作。
第一,强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坚决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
第二,强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大力协调推进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第三,强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全面深化改革。
第四,强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扎扎实实解决好民生问题。
四、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为推动XX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第一,要树牢“四个意识”。
第二,要坚持“四个总”工作要求。
第三,要制定落实方案专案体系。
第四,要全面提高本领。
第五,要坚持统筹兼顾。
第六,要切实转变作风。 - 经济会领导讲话
一、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有好的势头,我们要乘势而上。
一是体现在经济运行上。
二是体现在产业发展上。
三是体现在城乡建设上。
四是体现在改革创新上。
五是体现在民生保障上。
六是体现在管党治党上。
二、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有好的机遇,我们要借机前行。
一要借宏观政策利好把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推向前进。
二要借国家战略机遇把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推向前进。
三要借基础条件优势把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推向前进。
四要借浓厚发展氛围把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推向前进。
三、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有好的抓手,我们要一抓到底。
一要聚焦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投资拉动。
二要聚焦实体经济,强力推进产业发展。
三要聚焦招商引资,强力推进开放合作。
四要聚焦城镇带动,强力推进城乡统筹。
五要聚焦瓶颈破解,强力推进环境优化。
六要聚焦人民向往,强力推进民生改善。
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有好的前景,我们要靠前作为。
一要以开展大学习凝心聚力。
二要以科学方法论落细落实。
三要以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
四要以提升组织力强基固本。
五要以压倒性态势正风肃纪。 - 经济会领导讲话
一、盘点成绩,坚定发展信心。
一是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二是产业实力持续增强。
三是城乡面貌显着改善。
四是民生保障越来越实。
五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二、明晰思路,实现重点突破。
一是坚持工业立市,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二是突出产业兴城,提升区域辐射能力。
三是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美丽家园。
四是强化招商引资,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三、凝心聚力,强化发展保障。
一是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广泛凝聚发展共识。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三是突出改进作风,全面提升干部素质。
四是坚持正风肃纪,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 经济会领导讲话
一、关于2017年经济工作。
一是稳增长来之不易。
二是调结构全面推进。
三是增效益成效明显。
四是惠民生力度加大。
五是促改革多点突破。
六是防风险有力有效。
二、关于2018年经济工作主要预期目标和基本考虑。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实施“十三五”规划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是XX建市40周年。
我们要拥抱新时代、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实现新作为,为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关于2018年工作重点。
第一,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第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第三,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四,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 经济会领导讲话
一、立足新起点,保持好态势发展。
一是干群携手,精准帮扶有实效。
二是量质齐增,县域经济有活力。
三是产城共荣,城乡发展有特色。
二、紧盯新目标,找准着力点突破。
一要全力脱贫攻坚,让小康基础更实。
二要做强实体经济,让产业发展更旺。
三要化解债务风险,让投资效益更高。
四要加快乡村振兴,让农业农村更强。 - 经济会领导讲话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
“一平稳”: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两突破”:一是“三重”工作取得突破。
二是招商引资取得突破。
“三加快”:一是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二是环境治理步伐加快。
三是城乡建设步伐加快。
“四提升”:一是脱贫成效提升。
二是民生保障提升。
三是行政效能提升。
四是安全水平提升。
二、科学研判形势,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
一要认清发展大势。
二要抢抓发展先机。
三要发挥自身优势。
三、突出产业主导,全力做好2018年经济工作。
(一)聚焦三大攻坚,着力夯实发展基础。
(二)聚焦产业建设,着力提高经济质效。
(三)聚焦开放创新,着力增强发展后劲。
(四)聚焦乡村振兴,着力促进城乡融合。
(五)聚焦共建共享,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四、强化工作落实,狠抓当前开好局。
一要锲而不舍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二要精准精细加强经济运行调度。
三要紧锣密鼓抓好农业“四冬”工作。
四要用心用情关心保障群众生活。
五要防早防小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六要持之以恒从严抓实正风肃纪。 - 经济会领导讲话
一、关于2017年经济工作。
总结2017年的经济工作,为的是肯定成绩、查找问题,进一步明确今后工作的着力点,坚定做好2018年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二、关于2018年经济工作。
(一)做到“三个坚持”。
(二)统筹“三大产业”。
(三)守住“三条底线”。
三、关于年末岁初工作。
元旦、春节将至,全国、省市“两会”也将陆续召开,必须着眼全年、狠抓当前,确保2017年收好官、2018年开好局。
语句[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要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继续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注重解决放权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的问题。
- 我们要厚植创新沃土,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汇聚成推动经济发展的磅礴力量。
- 要坚持廉洁履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厉整治各种顶风违纪行为。加强行政监察,推进审计全覆盖。以减权限权、创新监管等举措减少寻租空间,铲除滋生腐败土壤。
- 从国际上来看,主要是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从国内看,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相互交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和根本要求。
- 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格局重塑中,创新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必须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 世界经济有望继续复苏,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很多,主要经济体政策调整及其外溢效应带来变数,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 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还有很多坡要爬、坎要过,需要应对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
- 当前我国物质技术基础更加雄厚,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巨大、人力资源丰富、创业创新活跃,综合优势明显,有能力有条件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关键时刻。应坚持和衷共济,顺应多边主义和全球化大趋势,遵守和协商完善国际规则,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协调,共同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正能量。
- 更大力度推进结构性改革。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大制度创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发展新兴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更好保护知识产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创造更好条件。
- 维护以自由贸易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不能相互关门,而是要更大力度开门,扩大相互开放,实现互利共赢。
- 增强世界经济增长的包容性。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使社会保障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提升发展的公平性和普惠性。继续推进金融监管改革。着眼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
- 要推进招商引资大提效。要推进项目建设大提速。要推进园区建设大提升。
- 今天的投资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经济结构。
- 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进一步完善招商工作机制,强化分析研判,坚持产业链招商、优化区域招商、探索重资产招商、实施全员招商,充分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和产业基础,深入挖掘和包装一批上、下游产品,把相关配套企业引进来,补齐产业链条短板。
- 要加快建立土地供应优化服务机制,统筹好土地手续办理工作,压缩审批时间,确保项目在最短时间内落实建设。要继续做好项目的协调调度,严格领导包保和秘书服务工作机制,从立项审批、土地征迁、要素保障、证照办理等关键环节入手,全力破解制约项目建设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促进项目建设提速。
- 力提升特色园区承载能力,在基础支撑、龙头带动、集聚发展上下功夫,增强核心竞争力,尽早实现满园满产。
- 主动对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协同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引导企业加快清洁化制造、智能化改造、多元化创造、品牌化打造步伐。
- 群众获得感更多。精准精细做实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文章,有力地带动了贫困村、贫困户持续增收,群众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 群众幸福感更强。坚持民生优先,致力民生改善,顶住财政支出紧张的巨大压力,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因地制宜实施扶贫“微建设”项目,不遗余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让更多的群众用上了放心电、喝上了安全水、走上了宽敞路、住上了明亮房,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更加便利。
- 群众满意度更高。坚持沉下身、沉下心,用心用情与群众结对子、抓帮扶,进村入户解难题、出点子,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真心“点赞”,增强了群众脱贫信心,密切了干群鱼水关系,形成了党委政府凝心聚力、干部群众携手并进的生动局面。
- 要坚持绿色发展战略不动摇,把绿色作为城市底色、发展主色,构建完善绿色产业体系、经济体系,争创绿色发展新优势,开拓贫困县绿色崛起小康路。
- 我们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
-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 “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
- 要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
- 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善国企国资改革方案,围绕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
- 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落实保护产权政策,依法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案件。
- 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 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 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引进培育,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
- 积极推进政策下倾、权力下放、财力下移,全面提升镇域经济。
- 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大力推行绿色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大力发展田园休闲观光农业,加大农业品牌创建力度,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
- 要积极实施“三乡”工程,大力发展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
- 要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开展农村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及农村厕所改造三大工程,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争取明年率先打造出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
- 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谋发展,更惠民生,锲而不舍把民生实事办好。
- 以整村推进、产业发展、金融扶贫、健康扶贫等精准扶贫“组合拳”,下足“绣花”功夫,切实抓好扶贫对象进退有序的动态管理,确保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按期完成。
-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乡镇教育支持力度,实现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 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立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层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基层服务群众能力。
- 发展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利益,还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地区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后劲。
- 必须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以环境促开放、以环境促发展。
- 要在严格落实上级部署的改革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突出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在“破、立、降”上深挖细磨,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弊端,推动政府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 集中精力攻克体制机制顽疾,聚焦“放管服”、非公经济、金融和投融资、农村等领域重点突破、精准发力,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 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地方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保障。
- 要积极营造全社会遵法守法的良好环境,坚决规范各类行政执法行为,杜绝重复执法、多头执法和“一刀切”等执法现象,减少对企业的干扰。
- 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还在于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驰而不息改进作风,让各级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从日常锁事中解脱出来,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
- 从国际国内看,全球经济迎来“换挡提速”,增长日趋强劲。我国经济进入新时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增长重心“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总量增速转向民生福利”,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 要进一步健全更加科学的考核机制,在推荐提拔上要公正公道,不要论资排辈、不要掺杂感情,对潜心谋事、扎实干事、善于成事的干部优先重用,倡导多劳多得,让流汗的人不流泪、吃苦的人不吃亏,切实营造出干事创业的深厚氛围。
- 要以不解决问题,就是最大的形式主义;不化解矛盾,就是最大的官僚主义为导向,从具体问题查起,从具体节点管起,从具体对象改起。
- 中央的大政方针,不仅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指路明灯”,同时也是我们争取政策的“真金白银”。
-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央将出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改革措施,有利于增强市场活力,释放制度红利,激发创新创业。
- 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等领域带来更多利好,为县域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 把发展着力点引导到创新驱动、提高质量效益、保障改善民生、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上来,不盲目追求高速度。
- 把“稳”和“进”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社会就业、物价运行、社会大局上求“稳”,在结构调整、方式转变、改革开放、质量效益、人民生活上求“进”,确保稳得牢靠、进得有力。
- 牢固树立“一家人、一条船、一盘棋、一首歌”的团结意识、合作意识、大局意识。
- 不折腾、不懈怠、不犹豫,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 要严密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按照全口径、全覆盖的要求,大力开展政府性债务清理核查,摸清债务底数,建立定期报告制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对报送债务数据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 要强化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对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风险,做到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防患于未然。
-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人口持续增收,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
- 深化政务服务“一次办结”改革,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限时办结、全程监督”的政务服务工作机制,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限,真正实现政务服务事项“马上办好”“一次办好”目标。
- 要从严规范行政行为,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监督测评和窗口服务明查暗访,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索、拿、卡、要”等行为。
- 要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最严厉的问责制度、最严格的限时办结制度和最严肃的服务承诺制度,营造廉洁透明、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
- 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引智引技引创,以更宽的视野、更实的措施、更大的作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行政与服务的关系,充分发挥财政引导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激发发展活力。
- 要抢抓国家战略契机,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加快振兴。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 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全方位、全过程靠前抓服务、抓落实,推动项目加快建设、竣工投产。
- 要坚持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放手大干、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确保进度和质量,为完成全年工作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