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的“点菜”政治
案例导读[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四年来,惠南代表“点菜”实事工程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4年至2007年,镇人大共征集各类信息800余条,形成“菜单”项目82个,经代表“点菜”确定的实事工程42项……
改革详情[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惠南是上海市南汇区的中心镇,距市中心42公里,现有地域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25万,下辖29个行政村和15个居委会,是一个典型城乡二元结构的大镇。自2003年10月起,惠南镇开始实行一项新的制度:每年本镇的实事工程项目不再由镇政府拍板决定,改由镇人大代表票决产生。策划并启动这项改革的镇领导认为,经过三轮乡镇合并后,惠南面临着发展“高低脚”的状况。镇政府想为百姓做更多实事,但却发现由政府选择实施的实事项目往往同群众需求有不少0误差”。于是,从2003年底以来,镇实事工程建设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采取了工程立项由代表“点菜”,实施过程由代表监督,建设结果由代表评估的做法,不仅扩大了基层群众民主参与的层面,而且让镇人大代表直面群众,直接参与镇的重大事项决定,监督实事工程的实施,为选民谋“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
从惠南“点菜”的流程来看,主要包括:通过镇人大及全体人大代表以各种形式向群众征集信息,然后由镇人大整理形成“菜单”,人大代表根据这份“菜单”进行点菜(票决)。实事工程项目产生后,由政府组织实施,代表监督实施过程。实事工程完成后,组织代表进行评估。作为实事工程“点菜”的主体,镇人大代表可以在四个环节参与:一是在项目征集过程中收集民意;二是票决实事工程项目;三是通过视察、评议等形式监督项目实施;四是在项目完成之后的参与评估。具体如下:
征集意见,汇总信息。每年的丨0月中旬,由镇人大与政府通过听证会、座谈会、问卷调査、个别访谈、网上征询等方式,公开征求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一般在20天左右。然后镇人大将征集到的实事工程信息汇总、整理和筛选,做出每项实事工程预算草案,由人大主席团讨论后编制实事工程征询表(菜单八
代表“点菜”,确定项目。在年底召开全体代表会议,将实事工程征询表(菜单)发给每位人大代表进行“票决”。投票结束后,按照实事工程项目的得票数进行排序,凡在预算总限额内,排序靠前的实事工程项目优先入选。镇政府向代表大会报告上一年度实事工程的建设情况,同时确认经代表票决后的当年实事工程。
组织实施,接受监督。镇政府将实事工程分解落实到职能部门,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的时间节点。实事工程在人大代表全程跟踪监督下组织实施;同时在政务公开栏、有线广播,《惠南通信》等本镇媒体上公布政府实事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广泛宣传,尽力做到家喻户晓,接受社会监督。
视察评议,参与评估。年底,承担实事工程实施的政府有关部门分别向镇人大提交当年实事工程建设情况报告;镇人大组织代表对实事工程进行视察和评议,并通过无记名测评方式对已完成的实事工程进行评估。
四年来,惠南代表“点菜”实事工程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4年至2007年,镇人大共征集各类信息800余条,形成“菜单”项目82个,经代表“点菜”确定的实事工程42项,共涉及镇财政资金2.2亿元,占该镇年度预算支出的30%以上。这些实事工程涉及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新农村建设、平安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总受益人群达2.52万余人。
为进一步推动代表“点菜”制度化,2007年5—7月,惠南镇人大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草拟提出了《惠南镇实事工程实施办法(试行)》草案,经过多方论证后,在7月16日召开的惠南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全体代表全票通过了该《实施办法》,使已进行了四年多的“实事工程代表‘点菜’”更加规范。
分析思考[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近几年来,一些省和地方政府对预算过程进行了一些改革的试验,试图将预算公开,并开放人大代表的审议,例如深圳、广东、福建等省,还有温岭、哈尔滨以及无锡等市,这些改革开启了中国地方政府公共预算改革的先河。从效果上来看,这些改革最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了政府治理的转型,将中国地方政府从一个过去比较封闭的政治过程向一个开放的、参与的地方政府治理的模式转型。所以,应该大力推进上海南汇区惠南镇这样的做法。
现阶段,对于乡镇财政预算的改革还多集中在东南沿海以及其他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西部一些落后地区类似的改革还非常少,原因可能是这些地区的经济水平比较低,实行乡财县管的方法,而且预算的数量都比较少,因此政府不愿意公布自己的预算。然而,恰恰是在贫困落后的地区公众越期待政府的公共产品,对公共预算的参与热情越高,所以,下一步一定要着力对中西部较为落后地区的公共预算进行改革。
资料来源[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全面深化改革案例100深度解读》
- 周梅燕、何俊志:《乡镇公共预算改革的起步与思考——上海市南汇区惠南镇“公共预算制度改革”案例研究》,《人大研究》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