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大部制核心是要解决问题
案例导读[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顺德区将现有41个党政群机构通过整合,形成了16个职责明确的大部门,大大低于广东省市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意见提出的、由县级市改设的区设24个以内的机构限额。顺德区也因此成为我国地方政府中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部制体制政府。
改革详情[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以改革著称的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正在进行着被认为是中国当下“最大胆”的“党政大部制”改革,其大胆程度,甚至被称为“石破天惊”。区纪委、审计局和信访局组成了新的区纪委,区政法委和司法局合署办公……它们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顺德的党政机构从41个减为16个,直接减去了近2/3。
这么改,是否党政不分?顺德区委书记刘海根本没理会“党政分开”或“党政合一”的讨论,“我们是基层,核心是要解决问题”。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正在进行着一场“党政大部制”改革——党政合署,2009年9月16日,旧官已免,新官上任。
所谓合署式行政,是指将党群机关和政府机关相似相近的管理职能进行整合,统一到一个部门办理,并由单一领导指挥协调,且工作人员在同一地点办公的行政组织形式。其实质是地方政府权力格局的变更与调整,是地方政府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顺德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中部,隶属佛山市,总面积约806平方公里,2005年户籍人口115万。按照《佛山市顺德区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设计,顺德区机构改革将政府划分成了决策部门和执行部门。
在决策领导层面上,顺德区成立了五套领导班子,分别是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区纪委。虽然在部门上未作调整,但是在人员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动。在区委,除了区委书记和兼任区长分别主抓全面工作外,另一位区委副书记和八位区委常委基本都兼任合署后具体行政机关的一把手。在区政府,除了区长主抓全面工作外,区政府的六位副区长和三位政务委员分别兼任合署后的政府部门中除公安局之外的九个局的局长。公安局则是与政法委一道由区委常委分管。区纪委在整合入审计局和信访局后,增强了监督职责和体制内外的处理投诉能力,并统一行使监督权。
在执行操作层面上,顺德区整合形成了16个具体的执行办公部门。分别是区纪委机关、区委办公室、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员会、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区经济促进局、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区财税局、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区市场安全监督局、区教育局、区公安局。这16个部门,除教育局和公安局未作调整外,其他部门均进行了大规模的整合。
顺德的合署式行政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切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了大部制体制。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这就需要对现有政府机构进行有效整合,改变政府机构繁多、职能交叉的现象。通过减少机构数量,降低了各部门协调困难的难度,使政府运作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角色定位。因此,能否切实有效地梳理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功能,解决好政府机构中存在的部门过多、职能交叉现象,成为大部制改革成功的标志。顺德区将现有41个党政群机构通过整合,形成了16个职责明确的大部门,大大低于广东省市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意见提出的、由县级市改设的区设24个以内的机构限额。顺德区也因此成为我国地方政府中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部制体制政府。
第二,优化了人力资源结构,解决了人员分流难题。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中富余人员分流问题,一直是地方大部制改革所面对的一大难题,也是历次政府机构改革陷入“精简一膨胀”的怪圈的原因之一。顺德区在解决人力资源结构上,主要是通过在大部门之间统筹安排人力资源,解决以往存在的人员配置不平衡的问题,形成更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在解决富余人员安置问题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改革中,对涉及调整的干部和人员都作好安置,确保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在改革后,建立了一系列配套的人事制度方案,如事业单位的改革和政府雇员的改革方案,确保人员的平稳过渡。
第三,健全了权责分配体系,明确了各部门的权利责任关系。在改革过程中,顺德区对部门进行了优化组合,避免了简单拆分机构的做法,确保合并后的机构产生化学反应,实现1+1>2的良好效果。严格按照权责一致、有权必有责的要求,在赋予部门职权的同时,明确相应承担的责任。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大规划、大建设、大监管、大文化、大保障的工作格局,从而有效防止了推诿塞责、重复管理的现象出现。
分析思考[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迄今已经历了七次机构改革,国务院组成部门从30多年前的100多个减少到现在的25个。中央层面理顺之后,现阶段进入了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收官”阶段。遗憾的是,地方层面上的改革,迟迟没有大范围推进,究其原因,首先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问题,造成地方政府职能的错位、越位、缺位,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低,政府机构膨胀、效率低下、回应性差等问题凸显。其次是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中富余人员分流问题,机构精简和重组势必带来人员的分流,而分流入员却成为地方机构改革最为头疼的事。再次是地方大部制改革理论研究层面的欠缺。地方改革的成功实践案例少,理论研究滞后,都严重影响了地方大部制改革的实践。最后是权责在地方党政部门之间的分配问题,也是制约改革开展的瓶颈。要克服这些问题,推进地方政府层面的大部制改革,——定要遵循满足需要、总体统筹、系统整合、制约协调、总揽分别的原则;既要体现与中央大部制改革的对应性又要体现自身特色,从国家权力结构上予以推进。
顺德的党政合署模式是一项重要的改革,步伐很大,现在来评判“顺德模式”的成败还为时过早,但是无论如何,如顺德区委书记刘海所言,“我们是基层,核心是要解决问题”,这样的出发点一定是值得肯定的。
资料来源[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全面深化改革案例100深度解读》
- 闰煜琦:《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创新之路——基于顺德合署式行政模式的分析》,《西安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