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乡村振兴工作情况(2018年9月)

来自公文素材库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今年以来,岱岳区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站在泰城主城区、核心区、重点区的高度,以赶考的姿态、攻坚的状态,奋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岱岳版。

一是实行“三分”工作法。区委、区政府在突出党建引领、组织保障的基础上,明确了“分类施策、分片试点、分步振兴”的“三分”工作法。分类施策,就是将全区464个行政村及村改社区细分为68个城区村、40个园区村、76个山区村和280个平原及丘陵村,因村制宜,统筹运用城市拉动、园区拉动、生态拉动和现代农业拉动四种模式。分片试点,就是依托春天里峪、最美岱夏红、汶田谷粒等50个党建联盟,通过党建引领和涉农资金整合,先期打造10个城区村、10个园区村、10个山区村、10个平原及丘陵村,规划建设九女峰、天鹅湖、岱岳山谷、曼华庄园等10大田园综合体,分片打造样板。分步振兴,就是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确定每年重点推进、决战决胜的比例,到2022年形成一批成熟样板、取得重大突破。截至目前,全区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56.68%。

二是以产业为支点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将产业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支点,立足实际,各从其宜。68个城区村,着力加快棚户区改造和城市经济发展,让村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40个园区村,着力做强三大工业园区,畅通村民就业渠道。76个山区村,推广九女峰、岱岳山谷的山村振兴模式,做强生态文章。280个平原及丘陵村,立足都市农业,融入“一圈一带”,着力打造西部生态颐养、北部有机循环、南部农耕文化、中部涉农物流、东部特色农业五大片区。出台“15条人才新政”,大力实施农业“双招双引”和“五千”计划,重点培育44家龙头企业、971家合作社、406个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打造了一支引领产业发展的现代农业经营人才队伍。同时,将改革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好、总结好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国家粮改饲、全国美丽乡村创建等10余项改革试点,为乡村发展闯新路、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