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发改工作情况(2018年9月)

来自公文素材库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巩固提升“一区三园四带多极”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工业强区、城市兴区、旅游活区”发展思路,聚焦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工作,全区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9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列全市第一位。1-8月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增速与上半年持平;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7.2亿元,增长7.3%。1-9月份,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07亿元、增长31.6%,完成预算的95.2%,完成税收收入16.2亿元,增长28.7%,完成预算的87.9%。

一、基本情况

(一)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加速推进。一是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启动以来,我区强化对标定位,立足本区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并与全市规划充分衔接,编制形成了《实施规划》和《实施意见》,目前规划已获批复,意见印发实施。二是抓好项目库建设。唯品会山东运营中心、润恒冷链物流产业园等23个项目列入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中检科泰山中心、大汶口古镇保护性建设和泰山玻纤年产12万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等8个项目列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

(二)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强化招商引资,坚持招大引强。今年来,全区新签约重点产业项目98个,合同引资额828.7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64个,过10亿元项目19个,过30亿元项目8个。按产业类别分:一产项目1个,二产项目37个,三产项目60个。其中投资148亿元的世纪龙湖医养健康特色小镇、120亿元的鲁商V谷、16亿元的申联环保科技和18亿元的斯莱克智能制造产业园、20亿元的唯品会山东物流园、120亿元的美菜网山东运营中心、28亿元的中国泰安欧创天佑安康康养产业园等多个大个头项目。二是推进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加快进展。全区列入市级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103.7亿元,2018年计划完成投资33.3亿元,1-9月份完成投资25.68亿元,占年计划的77.1%。全区列入市级续建重点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73.6亿元,2018年计划完成投资28.6亿元,1-9月份完成投资25.68亿元,占年计划的89.3%。三是落实帮促措施,确保全区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全区在建项目70个,1-9月份完成投资174.8亿元,占年计划的76.2%。岱岳制盐、玻纤60万吨微粉等19个项目竣工或部分投入运营,40万吨护面纸、桃李面包项目等51个项目加快建设,华润城市综合体、益海嘉里二期、天颐湖文旅小镇等27个项目即将开工。今年以来,全区参加集中开工活动仪式的项目共43个,总投资310.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1.7亿元,1-9月份完成投资78.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7.3%。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8个,5-10亿元项目7个,1-5亿元项目28个。

(三)工业生产平稳增长。1-8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比上半年加快0.6个百分点。“三强”企业持续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列入市培植的8家“三强”企业1-8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7亿元、利润19.6亿元,分别增长20.7%、46.5%,33家区级培植的“三强”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2亿元、利润21.2亿元,分别增长19.2%、50.6%。高新技术产业稳健发展。全区纳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全省统计系统统计范围的企业增加到47家,比2017年增加6家。新增5家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3家。

(四)服务业提质增效。一是服务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80.79亿元,第三产业对税收的贡献保持较快增长,1-8月份第三产业实现税收15.94亿元,同比增长30.75%,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66.17%,比去年同期提高1.03个百分点。二是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良好。旅游业快速增长,旅游经济大幅上升。1-9月,全区共接待游客1008.3万人次,同比增长13.8%;旅游收入22.57亿元,同比增长18.5%。泰山云集文化特色街区、泰山·奉高田园旅游综合体、满庄“汽车小镇”项目正按计划加紧推进,“座山拂云”小镇一期九栋样板房主体已完工,中达山城国际大酒店进入内外装修阶段。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精品民宿和乡村旅游片区建设全力推进。大汶口古镇、铂思民宿、梨园民宿倍受市场欢迎,运行良好;泰山九女峰乡村旅游度假区项目在基础设施、片区规划、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山岳民宿群落初具规模;鲁商集团与我区成功签约,将携手打造九女峰片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项目,这是鲁商集团深度参与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项目,“富春山居”在岱岳的崭新画卷正逐渐显现。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全区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26.1亿元,同比增长26.2%,累计建设运营村级服务站35家,实现网上交易额2200万元,列全省第一位。金融规模持续扩大。1-8月份,普惠金融发展规模达到276.28亿元,增长1.04%;驻区银行机构存贷款余额达到622.5亿元、431.7亿元,分别增长10%、17%;驻区保险机构预计实现保费收入4.7亿元,增长27.37%。三是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运行平稳。今年1-8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计71家,共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增长3.5%。截至上半年,全区批零住餐限上贸易单位达280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0家,实现零售额95.5亿元,同比增长9.1%。四是重点集聚区发展良好。1-8月份,光彩大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70%;从业人员14000人,同比增长2%。泰山钢材大市场实现销售收入262.4亿元,同比增长8.7%。

二、存在问题

(一)经济综合实力仍然偏弱。全区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与结构不优的问题交汇叠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弱项和短板。拉动力、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新的经济支撑。受大环境影响,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出现新的变化,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约束增强。从上半年主要指标看,预计GDP增幅与年初目标差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与年初目标基本持平,但低于全市0.5个百分点,仅列全市第5位,分别比宁阳、东平、新泰、肥城低2.2、1.2、2.7和0.5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发展结构还需要优化。一是缺乏规划引领。全区尚没有科学完善的服务业发展规划,服务业发展还在“各自为政”,分散化、同质化严重,导致服务业产业程度化不高、分布不均。二是结构不够优化。目前我区以泰山钢材大市场、光彩大市场为代表的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传统行业仍占据主体地位,而以现代物流、信息传输、科技研发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占比较少,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新兴业态还未真正破题。此外,房地产业仍是三产税收的主要来源,但房地产业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波动性强,作为支柱产业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三是项目发展层次还有待提升。全区服务业项目普遍规模小,辐射带动力差,科技含量低、创新动力不足,品牌意识弱等问题,致使行业竞争力、产业支撑力均表现不足。四是专业和高端领军人才相对偏少。现代物流、科技研发、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知识信息密集型服务行业高级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高端中介服务人才等严重匮乏,直接制约了服务业发展。

(三)重点项目建设还需要加强。一是全区新开工项目少、大项目少、优质项目少、支撑新动能项目少。二是项目建设进展不平衡,个别镇街、园区对项目建设重视程度不高,盯靠不紧不牢,导致项目推进不快、进展不平衡。去年登山节市里签约的“6+X”9个项目,仅有唯品会、泰和、泰山云集、桃李面包4个项目实际开工建设,中检科泰山中心、华润城市综合体、信发产业园等5个项目没有进展;今年70个重点建设项目,还有3个没有开工建设,1个没有完成形象进度。三是市场影响大,部分项目产品市场低迷,投资商投资欲望下降;个别项目建设资金紧张,融资困难,部分企业投资主体实力弱,后续资金跟不上,影响了建设进程。四是制约因素多,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多,相关手续协调办理难度较大等。

三、下一步打算

(一)坚定不移抓好区园带建设。坚持“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原则,发挥区园带功能,引进建设项目,打造发展新高地。大汶口工业园着力发展“高端制造”,打造智能制造业集聚区;岱岳新兴产业园着力发展“新兴产业”,打造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岱岳区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着力发展“装备制造”,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四带”按照产业定位,推进产业集聚,全力将区园带打造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提升园带建设水平,理顺工作推进机制,激发发展活力。

(二)坚定不移抓好产业打造。围绕打造重量级产业集群,聚力主攻主导产业、新兴产业。主导产业要激活发展动能。现代物流方面,依托润恒、唯品会、钢材大市场、华润医药等物流企业,高水平布局新104国道沿线智慧物流产业带,着力打造现代物流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域旅游方面,统筹做好农业、文化、体育、康养、研学“+旅游”文章,打造泰山观光、岱岳休闲品牌;产业金融方面,依托岱岳金融服务业聚集区、泰安金融商务区和岱岳保险超市,着力打造泰城金融业新高地;总部经济方面,依托泰山大街、灵山大街、长城路等沿线楼宇引入更多企业总部、区域总部和企业营销中心、创意设计中心,着力打造总部经济新地标;精细化工方面,依托泰山盐化工、中化集团、信发集团等项目,着力打造高端盐化工产业基地;纺织服装方面,依托泰安如意等项目,着力打造纺织服装工业制造基地;现代农业方面,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五大产业园建设为抓手,重点做好“新六产”文章,着力打造都市精致型农业。新兴产业要培育壮大规模。立足全区产业基础,以玻纤产业园、泰和产业园、绿色建材集聚区、阳光新材料、联强远大为龙头,打造新材料和新型建材产业集群;以中检科泰山中心、颐高新经济产业园为引领,打造科技服务产业集群;以斯莱克精密设备、华伟重工精密机械加工等项目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中石油昆仑能源LNG项目、北大先行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为代表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及以康盛医疗项目、岱岳区颐养服务中心项目为基础的医养健康产业正在蓄势新动能。着眼未来,超前布局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信息技术等产业,引导企业运用新技术、对接新需求,招引和培育一批高新产业。

(三)坚定不移抓好项目支撑。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离不开项目支撑。抓好我区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规划和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聚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十大工程、十大项目,聚焦十强产业,充实完善全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储备库。跟踪服务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项目,积极争取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发展基金。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下半年,镇街园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原则上有一人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要走出去、请进来,多渠道开展招商活动,强化“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看”的意识,严格落实“五个一”帮促措施,督促镇街园区采取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的方式,盯人、盯事、盯结果,确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力争岱岳制盐120万吨/年制盐、联合绿色建材集聚区等40个项目年底竣工投产,为打造10家以上税收过亿元企业、5个百亿级企业园区、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区发改局将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运行规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巩固经济向好基础,坚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加快推进各项经济指标稳定增长,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走在前列、位次前移”目标任务,力促我区经济持续向好,实现经济科学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