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红色文化
夏张抗日武装起义[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泰安临时县委根据省委指示,十月中旬篦子店会议决定成立山东人民抗敌自卫团,程照轩任主席、崔子明任副主席,以津浦铁路线为界,分为东西两区开展活动。负责西区的崔子明与省委派来的夏振秋、远静沧、夏天任(三人除远静沧时任泰西自卫团政治部主任,另两人职务不祥。)等奔走于泰安、肥城、宁阳等地,宣传抗日,动员群众,发展党员,筹措枪械,组织游击队伍,为武装起义奠定了基础。十二月底,省委又派张北华、程重远来夏张领导武装起义。是月三十一日,山东国民党军溃逃,日军侵占泰安城,形势严峻,在中共山东省委直接领导下,于1938年1月1日凌晨,张北华、远静沧、崔子明、夏振秋、夏天任、程重远、曹龙骧、叶子真、叶明伦、刘西岐十人携十一支枪在夏张小学毅然举行抗日武装起义,点燃了泰西人民抗日的烽火。起义队伍不畏艰险,辗转馍馍山、鹁鸽崖、香水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动员爱国民众抗日救国,队伍迅速发展。不久与泰安、肥城等地的抗日武装共一百六十余人会集空杏寺,宣布成立了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苦练杀敌本领,英勇杀敌。攻打肥城首战告捷;夜袭界首刀劈日军兵;破津浦铁路支援台儿庄战役;道朗阻击战大煞日寇嚣张气焰,一系列战斗的胜利,鼓舞了广大人民抗日胜利的信念。这支队伍成为气壮山河、威震敌胆的铮铮铁军,年底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夏张起义,为发展武装创建泰西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及革命功绩永垂青史。
泰安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926年春,马守愚(1924年入党,1926年任中共泰安支部书记)到曲阜省立第二师范开展党建活动期间,结识了泰安县大汶口镇卫驾庄村的青年学生王卿,遂发展他为中共党员,并安排他立即回家乡发展建立党组织。他很快在大汶口附近发展王宪均、王淑海、王宪清等人入党。四月,马守愚派中共山东执行委员会交通员李自珍去卫驾庄,建立了中共大汶口特支,选举王卿为支部书记。该支部是泰安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岱岳区第一个党支部,直属中共山东地方执委领导,由此拉开了岱岳区党组织发展壮大的序幕。中共大汶口特支成立后,在中共山东地委(1926年10月改建为山东地方执委会)直接领导下,至1927年7月,在大汶口一带发展党员70名,先后组建了卫驾庄、西大吴、李家大坡、东河北、山阳、茅茨、石楼、满庄等八个党小组,党员队伍迅速发展。特别支部在卫驾庄一带还较早成立了农民协会,发展会员60人,开展反对张宗昌的“讨赤捐”和“预征田赋”斗争。
烈士陵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946年7月,泰安县人民政府在祝阳村北建成祝阳烈士陵园(又名祝阳抗日烈士公墓、祝阳烈士陵园、陈良烈士陵园),是泰安地区最早的革命烈士陵园,安葬革命烈士298名。1977年,建成满庄(东河北)烈士陵园。1987年9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建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由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的老战士、全国著名书法家武中奇撰写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碑文769字,1988年揭幕。1990年,市政府把泰安郊区革命烈士陵园列为第一批市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8年,夏张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建成。革命烈士陵园、纪念碑等建筑物建成后,每年都有各级党政机关、部队、学校、群众团体等各界人士,到革命烈士陵园扫墓,开展缅怀革命烈士的活动。2013年,全区零散烈士墓实现集中管理。
岱岳烈士陵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岱岳烈士陵园(祝阳抗日烈士公墓、祝阳烈士陵园、陈良烈士陵园)建于1946年7月,位于祝阳镇祝阳村以北,陈良村以南,祝下路西侧,占地面积0.93公顷,是泰安市最早的革命烈士陵园,也是泰安市唯一的抗日烈士陵园。建有纪念牌坊1座,石碑2方,安葬抗日战争中在西张店、芝田河、梁家林、刘家林、石庙子岭、颜张、赵家汶、大河峪、花红峪、二王庵、羊栏沟、西王家庄子、邱家店、角峪、祝阳、吴家庄等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298名。烈士牌坊上有时任中共泰山地委书记林呼加和赵笃生的题词,还有县参议长姚新座、县委书记吴喻以及孙时、郝昆、尹子明、张雨航等负责人的题词。泰安县县长亓伟撰写碑文。1956年,泰安市人民政府拨出专款修复烈士陵园,重新整修墓地和烈士坟墓,将分散的烈士墓迁至陵园牌坊以北,刻石碑147块,敬立在部分革命烈士墓前。
1980年春,对烈士陵园进行第二次复修和扩建。垒砌陵园围墙385米,新建瓦房5间,清扫墓地,栽植树木,配备看护人员2名。1988年3月,祝阳乡党委、政府决定将葬于大官庄村南的莱芜口镇战役中为革命牺牲的50名烈士遗骨迁至烈士陵园。4月4日清明节,举行迁葬仪式。6月,区政府批准定为泰安市郊区革命烈士陵园。1990年,市政府把泰安郊区革命烈士陵园列为第一批市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3年4月,区委、区政府投资12万元,对陵园进行整修,348座烈士墓由土坟全部砌成砖石结构墓,硬化陵园内道路350米,新植柏树150余棵,使烈士陵园达到绿化、美化、硬化的标准。
2011年,开始对陵园内348座烈士墓进行全面整修。2012年,完成陵园配套设施建设,硬化园内地面、拓宽进园道路、整修院落围墙、改建厕所、维修看护房、修建无名烈士纪念碑、建设陵园展厅,实施绿化美化。2013年,启动烈士陵园扩建工程,在烈士墓群西侧,规划面积0.2公顷,统一设计建设迁建烈士墓500余座,实现全区零散烈士墓集中管理。在岱岳烈士陵园内修建纪念广场、烈士纪念碑、英名墙、浮雕墙,并对陵园进行全面绿化美化。
附:碑文[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修建抗日烈士公墓记
溯自卢沟桥事变,倭奴入寇,不出半年,烽火兽蹄,遍及华北。国民党省主席韩复榘,主鲁八年,拥兵十万,日寇一至,弃甲兵,狼狈逃窜。民国二十六年除夕,整个山东沦于敌人,幸有中国共产党抗日,号召党员脱下长衫,拿起武器,坚决抗日,保卫人民利益。我山东遂有黎玉、洪涛同志,在徂徕山举义旗,登高一呼,全省抗日力量蓬勃四起,我泰安诸山地,即变为抗日武装之先头阵地,在山东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抗日子弟武装,从此即与人民共谋,坚持抗战,未尝一日放弃阵地。其间虽经敌伪顽利用各种方式摧残破坏,残酷烧杀,而我抗日武装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栉风沐雨,茹苦含辛,然益加锻炼我等抗日之钢铁意志。民国二十八年,敌伪渐次从泰城向外扩张,安设据点,掠夺人民财产。我军为保卫人民财产,坚决予以还击,与(诸)如西张店、芝田河、梁家林、刘家林、石庙子岭、颜张等,几次伏击战斗,初步击溃敌寇实行伪化之阴谋,我范、王两中队长亦于此时壮烈捐躯。至民国三十一年,抗日战争进入严重阶段,日寇对我抗日根据地,实行疯狂扫荡、分割、蚕食、封锁,残酷清剿。只我泰安即有伪据点三十七个之多,而泰莱、泰济公路,徂徕周围,掘以封锁深沟,五里筑以碉堡,旋即实行烧、杀、抢三光政策,其毒辣手段,莫此为甚。然我地方武装出没于据点林立之间,伏击于壕沟围墙之旁,克服困难,坚持阵地。此时战斗最为频繁,其大者有赵家汶歼灭战,尽毙日寇,缴获机枪。大河峪之突围战抗击达八小时,溃其两路增援,终于以少胜多。是役不但粉碎敌寇妄想围歼之企图,且更得到泰北广大人民之拥护,人心得以维系。即年秋,花红峪保安队被围,反击战中均至死不屈,自王队长以下全部壮烈殉国。二王庵之突围战,我九连伤亡三十余人,而敌伪被毙者数百人以上。旋即拔除羊栏沟、西王家庄子、邱家店、角峪等据点,共毙伤俘敌伪百余名,我军光荣牺牲者亦不少。迨民国三十三年整个敌后对敌斗争胜利下,敌伪被迫撤退上港、下港、麻塔、大津口、旧县、北望、辛庄等据点,使我无后顾之虑,直捣泰莱公路两缘,连克祝阳、杏园、西张店、吴家庄、北石汶等敌伪据点,打开敌对我封锁分割局面,北面使我祝山、黄山、卧龙、岱峰四区,南面使旧县、角峪两区连成一片,群众翻身生产运动逐渐展开,打下反攻基础。更双面夹击泰莱、泰新公路之敌伪交通,展开梁家林两次战斗,毙敌寇三十七名,缴获机枪二挺,及重要文件等,继伏击吴化文部,缴获军用品甚多。不久苏联对日宣战,日寇投降。总之,我人民武装为民族解放事业,不顾一切困难,奋斗牺牲,始终站在最前线。七年来,终于粉碎敌人之七次强化治安,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渡过艰苦困难,取得最后胜利,伟大之抗日民族战争于今胜利结束。日寇法西斯终被我们赶出去,八年之苦难枷锁终被打碎,我中华民族从日寇奴役下解放出来,此乃英勇烈士艰苦奋斗、鲜血头颅换来。不有烈士之流血牺牲,何有今日光荣胜利,饮水思源,以砺来兹,我泰安各界人士,踊跃集资,建修烈士公墓,烈士功绩永垂后史。烈士英灵永久安息。
泰安县县长 亓 伟 敬撰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七月七日立
满庄(东河北)烈士陵园[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977年建,位于满庄镇东河北村东,占地面积0.4公顷。安葬1945年8月西界战斗、南留战斗和1948年8月高家寨战斗中牺牲的无名烈士45名。40座墓前立有革命烈士石碑,记载着烈士们参加战斗牺牲的时间。
夏张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937年10月中旬,中共山东省委在泰城南蓖子店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山东人民抗日自卫团,程照轩任主席,崔子明任副主席,分东西两区开展活动。负责西区的崔子明与省委派来的张北华、远静沧等人,在泰安、宁阳、肥城等地宣传抗日,为武装起义奠定基础。1938年1月1日,以中共党员张北华、崔子明、远静沧、夏振秋、程重远、夏天任、曹龙骧、叶子真、叶明伦、刘西岐10人携11支枪,在夏张小学举行武装起义,点燃了泰西人民抗日的烽火。起义后,这支队伍不畏艰险,辗转馍馍山、鹁鸽洞、香水寺等地,以崔子明为首的抗日队伍英勇杀敌,屡战屡胜,鼓舞了泰西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夏张抗日武装起义为创建抗日武装、坚持泰西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8年年底,夏张镇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建设工程竣工,碑高30米,碑形设计以当年起义10人携11支枪为造型,即像阿拉伯数字11,又像是1杆步枪的造型,碑名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原代总参谋长、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杨成武题写,碑身刻有大型浮雕,生动展现了当年武装起义的全过程。夏张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被确定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并被中共岱岳区委组织部确定为全区党员教育基地和党建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