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领创新驱动推动传统化肥企业转型升级——鲁西集团有限公司
鲁西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员工1.3万人,总资产220亿元,具有年产化肥330万吨、化工产品460万吨产能。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比2010年增长2.08倍。预计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320亿元。企业先后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优秀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荣誉。18项技术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项技术被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认定为专有技术。累计获省科技进步奖7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5项,参与制定3项国家/行业标准,取得发明专利授权55项。企业始终坚持技术改造创新,追求绿色循环发展,克服市场需求、价格波动等不利条件逆势发展。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鲁西集团把构建以企业主体、产学研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摆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加大研发设施硬件和环境软件上投入,夯实创新驱动企业转型跨越的基础。一是建立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技术中心。建成了3.8万平米的技术中心大楼,试验仪器和检测设备价值达1.7亿元,在德国法兰克福建立了欧洲研发中心,引进国际高端技术人才,开展国际技术合作。二是大胆探索,打造具有鲁西集团特色的一体化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逐步形成了集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装备制造安装为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培养了一支集研究开发、项目建设、生产运行于的专业人才队伍。三是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培养创新型领军人才。制定人才培养战略,采取委托培养、定向培养、校企联合培养等多种渠道,培养青年技术带头人。设立创新基金,定期对创新成果进行评审、表彰,对突出贡献人员进行重奖。设立专利奖励基金,近两年共奖励专利权人400人次,金额达105万元。先后引进博士6名、硕士105名。四是搭建互动协调、合作共赢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与天津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多种形式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技术研究活动,产学研协同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合作开发的环己烯水合催化剂、氨肟化催化剂、苯部分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均已实现产业化,其中苯部分加氢生产环己烯催化剂,环己烯选择性达到80%,苯转化率稳定在4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五是形成配置合理、运转高效的科技创新机制。实施项目负责人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解决创新项目(研究课题)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对项目进度实行量化管理,分工明确,奖惩分明;对研究课题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课题和方向。
围绕“走出化肥”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鲁西集团自主开发粉煤加压连续气化核心技术,建设了原料路线和动力结构调整年产30万吨合成氨装置,在国内率先将该技术应用于合成氨生产,节约蒸汽2吨/小时,实现了废水的综合清洁利用;合成气中有效气体(CO+H2)含量在90%以上,为延伸煤化工产品链,生产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提供可靠的原料保证。依托合成气优势,建设了己内酰胺、多元醇、甲酸等项目。建设己内酰胺、聚碳酸酯等项目进入化工新材料领域,建设有机硅、高氟聚合物联产新型制冷剂项目进入氟硅材料领域,形成了以煤化工、盐化工为主链,氟硅化工相互交织的循环型产品体系。此外,将消化吸收与自主研发相结合,充分发挥工程设计与生产管理优势,建设了聚碳酸酯装置,为国内第一套引进消化吸收的界面缩聚法生产装置。
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鲁西集团自主研发了氨法烟气脱硫技术,建设了氨法烟气脱硫装置,以废氨水为脱硫剂,脱除锅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副产硫酸铵化肥,变废为宝。研发了烧碱吸收硫化氢生产硫化钠(硫氢化钠)技术,建设了产业化装置,以32%液碱为吸收液,吸收硫化氢气体,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性生产硫化钠(硫氢化钠),提升效益,减少污染,对氮肥行业合成气净化具有较好示范作用。
鲁西集团坚持不懈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优化产品结构,拉长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产品盈利能力,通过技术引领、创新驱动,不断推动传统化肥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