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奎

来自公文素材库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概况[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曹林奎.jpg

职称:教授

所属学科:生态学

研究方向:

(1)生态农业与面源污染控制

(2)农田土壤生态与碳氮循环

电话:021-34206925

传真:021-34206925

电子信箱:clk@sjtu.edu.cn

个人简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曹林奎,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农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技园区专家组成员。

主讲《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农业生态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主要从事生态农业与面源污染控制、农田土壤生态与碳氮循环、农田化肥减量化技术与环境效应分析等研究。近年来承担完成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南方平原都市农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基于面源污染控制的稻田生态种养技术示范与推广”和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温室蔬菜氮营养生理及硝酸盐污染控制研究”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目前,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面源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稻蛙共作系统蛙行为对甲烷排放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和上海市科委长三角科技联合攻关项目“土壤环境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及区域示范应用”等课题。

主编《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农业生态学原理》、《都市农业导论》等教材(专著)6部,其中《都市农业导论》获200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农业生态学原理》获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第十四届优秀教材特等奖。主持完成的教学研究项目“现代农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2005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在SCI期刊、国内核心期刊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申请和授权专利10多项。

代表性论著[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教材、专著[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主编《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科学出版社,2017

[2]主编《农业生态学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主编《创建都市农业》,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主编《都市农业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5]主编《都市农业导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学术论文[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 Assess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 on daily and seasonal Greenhouse Gases effluxes in rice fiel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7, 155: 119-128.

[2]Modeling the effects of alternative fertilization methods on nitrogen loading in rice production in Shanghai.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6, 566-567: 1595-1603.

[3]Assessing impacts of alternative fertilizer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both nitrogen loading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rice cultivatio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5, 119: 393-401

[4]Quantifying nitrogen loading from a paddy field in Shanghai, China with modified DNDC model.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14, 197:212–221

[5]Use of fluorescence-based sensors to determine the nitrogen status of paddy ric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2013, 151: 862-871

[6]Effect of fertilization on composi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 in paddy soil-microbial systems. Plant soil and environment. 2012, 58 (3): 12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