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就在这里长出来了

来自公文素材库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案例导读[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这里有资金,有孵化器,还有交流空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要素支持系统。“社会”就在这里长出来了。

改革详情[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峨山路618号,浦东公益服务园,在这个以服务公益性社会组织为功能的园区里,驻扎着一批草根公益组织,以及一群怀有理想的公益人。

“新途”、“映绿”、“乐群”……这是一群致力公益的“草根”,充满干劲和朝气。他们的视角常让人眼前一亮:临终关怀、同伴教育、专业养老……种种政府部门心有余而力不足,却又是百姓生活切实需要的服务领域,正是他们的兴趣所在;他们掌握的不同于传统行政手段的工作技能,亦常见奇效。

他们是全新的创业者,但理想变成现实的道路又不平坦。如何形成组织?从哪里筹资?到何处办公?如何持久并壮大?……浦东新区意识到,,将他们聚拢起来,、悉心培育壮大,就能激活服务社会的巨大能量。于是,2009年12月,浦东公益服务园正式启用,入驻的21家社会组织享受政府提供的办公、运营补贴,并获得资源共享整合服务的平台。

位于2楼的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将自己定位为“孵化器”。落户浦东4年来,他们手把手“教”草根公益人筹建组织、运作项目、提供服务,迄今已让18家公益组织从萌生新芽到走上前台。

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即是恩派孵化的结果中心主任黄卫平回忆,创业之初,满腔热忱的自己对外界指点并不以为然。但挫折不期而至,数十名成员的团队分崩离析。“正是在人壳孵化过程中,慢慢学会反思,意识到公益不是空有热情便能做成的。”黄卫平说。一年孵化出壳后,团队重新壮大并成功注册,如今已成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生力军。

对有志创业的公益人而言,这里有很多绝无仅有。复旦大学博士国云丹毕业后加盟浦东社工协会。她说:“浦东与复旦大学在此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点,开展专业研究,为公共政策制订提供参考。这是一个率先的举动。”而2010年从华东理工大学毕业的王娜则住进了政府补贴房租的浦东人才公寓。

“这里有资金,有孵化器,还有交流空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要素支持系统。‘社会’就在这里长出来了。”

分析思考[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需求,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揽;依靠日益多元的社会力量,政府也不必“包下来”。在新的形势下,政府主导社会建设,要尽可能调动多方积极性,依靠社会力量,集聚民间资本,掌握“杠杆原理”,学会“四两拨千斤”。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并向他们购买服务,这是社会建设中的群众路线,体现了社会治理理念的深刻转变。

通过建立公益服务园,吸纳社会组织入驻并自我管理,浦东新区用较少的社会成本,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将原本较为分散的公益力量得以凝聚,使过去力量较为弱小的公益机构形成合力,并初步显示出规模效应。目前,浦东新区公益性社会组织总数已近400家,公益创业者数以万计。虽然这不能产生多少经济收益,却能提供政府部门难以顾及、百姓却十分需要的个性化服务,社会效益巨大。

资料来源[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全面深化改革案例100深度解读》
  • 缪毅容、陆一波、朱珉迕:《公益创业大门打开之后——探寻浦东公益服务园的溢出效应《解放日报》2010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