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制弥合了族群鸿沟

来自公文素材库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案例导读[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消防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获积分入户;政策外生育的子女也可申请积分入学;公司总部不在中山,但有异地社保证明的外来工,也可申请积分入户中山。

改革详情[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户口从广西钦州转来后,儿子顺利地转入了公办学校,和本地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这在以前连做梦都不敢想。”全国“积分入户”第一人中山外来工谢红芬如是说。

1999年,谢红芬从广西钦州来到中山工作。2003年,为了与妻子相聚,丈夫唐钊华放弃了在南宁稳定的工作,进入石岐区一家建筑公司,谢红芬也跟随回到石岐,两人开始在中山打拼。2007年,夫妻俩终于在石岐购买了一套二手房,尽管在中山安了家,但户口问题仍然是全家人的隐忧。由于转眼到了儿子上学的年龄,她不得不重新考虑户口问题。

2010年1月正式实施的积分入户制,给她入户中山打开了一扇窗。当年,她以122分积分成功取得入户中山的资格。“户口转过来之后,我儿子顺利转入了公办学校,这是我最大的欣慰。”谢红芬如是说。

现在在中山,像谢红芬一样入户的外来工不在少数。2009年12月16日,中山市在全国率先推行流动人员积分制管理,流动人员凭借积分可入户、人学中山。中山实践流动人口积分制服务,消弭本地人和外来流动人员的身份隔阂,推进全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基本公共服务和平等发展机遇,是一项创新务实的实践,也开了全国之先河。

积分管理政策让外来工进城入户看到了希望,并以此破除几十年来形成的户籍坚冰。而以中山为肇始,“积分制”开始在广东全面推进,并“速递”到了全国,两年来,像谢红芬一样,已有4625名外来工入户中山,9210名外来工子女人读公办学校,而在整个广东,积分入户的外来工人数已近30万。

长期以来,在我国城乡之间、城际之间,形成了严格的户籍壁垒。对于外来工来说,长期在城市打拼、做贡献却不能入户,这成为制约“城市化”的主要瓶颈。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外来人口大量流入广东,形成了巨大的“人口红利”,为广东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此同时,广东的社会结构已发生深刻变革,在珠三角多个城镇,本地人与外来人口倒挂现象严重。中山是流动人口迁徙最明显的区域之一。中山有312万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占了53%,“如果外来人口一直不能享受与本地人同等的公共服务,得不到当地人的认同,长此以往就会觉得社会不公,甚至对社会的稳定产生影响。”回忆起“积分制”酝酿的初衷,具有长期基层工作经验的谭培安不无忧虑地表示。

改革往往是摸着石头过河。2007年,中山小榄镇的主政者在学习借鉴国外和港澳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在流动人员子女中,推行积分人读公办学校制度。和许多珠三角城镇一样,小榄此前面临的公共难题是:外来建设者普遍希望子女人读优质廉价的公办学校,而随着小榄户籍人口人学高峰期过去,公办中小学出现越来越多的空余学位。另外,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优化”也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

“通过‘积分入学,来‘切蛋糕,比较公平,解决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给谁人、怎么入的分配难题。”积分制实施两年来,不仅优化了城市的人口结构,为中山城市发展留住了大量的使用人才,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统计,在入户中山的4625人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2516人,占总人数的54.4%,拥有技术职称和职业技术资格的1659人,占总人数的35.9%。

为了使这一政策更加具有普惠性,在施行两年来,中山对积分政策“扩容”,并作出了几项调整:消防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获积分入户;政策外生育的子女也可申请积分入学;公司总部不在中山,但有异地社保证明的外来工,也可申请积分入户中山。

分析思考[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中山市积分制开全国先河,让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看到了进城的希望。中山的制度创新,体现了从管控思维到治理逻辑的重大变革,是通往善政、最终达至善治的有效尝试,并将产生经济的“治理”外溢效应p

中山市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首要意义在于创新了社会管理模式,突破了“本外”二元体制障碍,构建“本地人”与“外地人”的融合路径,有机地将积分入户的过程与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结合了起来。其次,作为动态管理模式的“积分制”,极大地提高了制度本身的纠错能力,可以根据动态变化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人口结构变动,有效地提高了制度本身的适应性,形成了高效的动态社会治理模式。再次,“积分制”还成功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地方人才经营模式。走出了传统的“引进一培养一逃离”的人才怪圈,尝试出一条多层次、有类别、重实效、多元化的可持续人才精英模式。

资料来源[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全面深化改革案例100深度解读》
  • 雷雨、胡明:《中山首创“积分制”弥合“族群鸿沟”》,《南方日报》2012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