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每日情况汇报》

来自公文素材库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每日情况汇报》(以下简称《汇报》)是全景式反映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最新情况的信息刊物,具有内部性、辅助性、服务性和客观性的特点。编辑《汇报》需要注意4个问题13个工作环节。

一、栏目设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汇报》主要设五个固定栏目,根据市委、市政府不同时期工作重点开设临时栏目。

  1.要情报告。反映我市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进展和重要数据;各区县、各部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和解决处理社情民意问题的情况,以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进展、新亮点。

  2.领导批示通报。反映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指导全市工作的重要批示,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对《汇报》有关信息的重要批示。

  3.领导批示落实情况。反映区县、部门落实领导同志批示采取的措施及工作进展、实际效果。

  4.媒体舆情。反映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民生问题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5.社情动态。反映我市进京赴省来市访、封门堵路、突发事件、重大疫情灾情、安全生产事故等方面的信息,以及基层群众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反响情况。

二、内容编排[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根据《汇报》栏目设置,通过内网收集、传真收集、外网收集、电话约稿等渠道,收集各区县、市级各部门以及基层单位工作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在综合提炼基础上,合理编排信息条目。

  1.重要信息优先编排。把领导同志关注和需要领导同志重点关注的信息放在《汇报》信息条目的最先位置。当同一单位报送的多条信息都有刊登价值时,选择最有时效性的重要信息优先刊登,其余信息择日刊登。

  2.综合类信息全面系统^综合区县或部门报送的某一方面工作信息时,根据内容需要,及时向未报送信息的区县、部门约稿。

  3.合理编排栏目。按照“要情报告”、“媒体舆情"、“社情动态”、“领导批示通报”、“领导批示落实情况”的顺序编排栏目。在刊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和市委副书记重要批示或落实其批示的情况时,将“领导批示通报”“领导批示落实情况”栏目列“要情报告”栏目之前。临时性栏目通常置于刊物各栏目之首。

三、核稿送审[编辑 | 编辑源代码]

  《汇报》送审工作要逐级报送、严格流程。

  1.校对核改。《汇报》编辑完成后,对刊物内容进行反复校对核改,确保从内容编排到数据、用词合理准确。

  2.审核签发。对《汇报》校对核改后,送市委分管副秘书长审核签发。

四、印刷发送[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印刷装订。《汇报》定稿印刷装订后,在其首页左上角处加盖分送领导同志的名章。

  2.及时发送。《汇报》印刷装订盖章后,连夜分送到在市委机关院内办公的市委领导同志办公室,采用传真或直送的方式送至其他市委领导同志,同时交由市委机要局以传真形式发送给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同志,通过秘书一处下发市级各部门和各区县委。

  3.归档保存。每日将电子文档存放在本月当班编辑的电脑上,按月将信息条目、报送单位和采用时间录入《每日情况汇报信息采用条目(日报、清样、专报)》,以便下月初编写信息采用情况通报。

  这项工作最关键的环节是:把握好《汇报》是信息刊物的这一特征,不渲染、不缩小事实,刊登的内容一定要客观、真实、及时。


(来源:《办公厅工作常见的160个问题与114个失误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