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打个生态翻身仗

来自公文素材库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案例导读[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如今,辽西北的沙丘已被固定,辽东山地的红松、落叶松等用材林已见成效,辽中平原区的农田防护林和生态经济林已为粮食高产、稳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改革详情[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多人不会将昔日的“沙窝子”和今日阜新市的新貌相联系。

时值初冬,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的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北甸子村道路两旁的樟子松、杨树依然绿意盎然,傲然挺立。

在北甸子村村委会主任董福才家,他欣喜地说,如果不是退耕还林,他早已被迫离开了这片故土。

“退耕还林,让彰武县6座万亩以上的大型流动沙丘固定下来,建成的12.5万亩农田防护林,保证了沙区166万亩农田的稳产高产,彰武县林业局副局长齐铁说?“现在,彰武一年的扬沙天气由过去的40天减少到18天,空气相对湿度增加10%左右。退耕还林筑起了防沙屏障厂还呵护着沈阳等中部城市。”

彰武的生态变迁,折射出辽宁整个退耕还林工程区的喜人成果。10年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使辽宁生态脆弱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在水资源、土地矿产资源以及局部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方面,都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特别是辽西北地区,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风沙大、干旱严重,加上难以控制的水土流失,生态形势严峻。

“难,真难。”辽宁省林业厅厅长曹元说,严重的沙化,是摆在辽西北人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这样的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加之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的制约,多年来使这些地区的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

退耕还林的实施,对辽宁的生态脆弱地区来说,是打生态翻身仗的难得机遇。辽西北的工程建设者们为此一直以来积极探索克服干旱、沙化难题,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办法。他们选择种植适宜在沙地生长的刺槐、沙棘、荆条、大扁杏、山杏等树种,同时在林下大力发展以草木樨、苜蓿、沙打旺等牧草品种为主的林药(草)间作模式。

辽西北有如此骄人的生态建设成果绝非偶然。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主任王忠彬介绍说,全省在规范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推行生态建设模式和巩固建设成果方面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辽宁省出台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工程管理。各级政府相继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的退耕还林工作领导小组,沈阳、大连、阜新、铁岭4市11县还由编委专门批准成立了正式机构,推进退耕还林工作。兴城市将退耕还林机构列入行政编制,实行公务员管理。全省形成了一支由264名专兼职人员组成的退耕还林工作队伍,为全省退耕还林工作的长期稳定开展以及科学规范的工程管理提供了保障。

辽宁南北跨度550公里,地貌类型多样。省林业厅将全省划分为三大模式类型、22个模式组153个模式,同时采用聚类分析法确定了43个优选模式。针对辽西北、辽东山地及半岛丘陵区、辽中平原区三大地貌区分别选定了相应的造林模式和管护方法,以保证工程的建设成效,

如今,辽西北的沙丘已被固定,辽东山地的红松、落叶松等用材林已见成效,辽中平原区的农田防护林和生态经济林已为粮食高产、稳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有效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2008年,辽宁率先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普查。这次普查,辽宁省按林分状况、立地类型、政策兑现、资金管理、档案管理等近百项因子,对2001~2008年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大检验,获得了丰富、翔实的一手基础资料,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后期森林经营管理奠定了基础,明确了工作方向。

辽宁生态的改善是对众多建设者付出努力的最好回报,生态的改善也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

分析思考[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要实现生态环境良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退耕还林是一个重要的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围绕退耕还林工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些措施围绕林兴和民富的原则,给予农民现金补助并提供种苗供应机制,使退耕农民能够得到直接的收益,对国家的林地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其中的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就是强调发挥自然的生态保护功能、遵循自然的原则对生态系统进行修复。辽宁的退耕还林政策依搶三大地貌区分别选定了相应的造林模式和管护方法,并且建立了一系列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有力地促进了林地的建设。

资料来源[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全面深化改革案例100深度解读》
  • 《辽宁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10年成就回眸》,《中国绿色时报》2011年12月1日。